- 服装帝国,39年前从一个1000平方米的半截子厂房出发
天健网消息(记者 金东淑)“39年啦!大杨这一群人,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。大杨的发展历程,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。我既是见证者,也是受益者。”今年已是70多岁的李桂莲说,不管占用多长时间,也愿意讲讲她和服装的情和缘。
大杨这一群人,一辈子就干了服装这一件事,火爆页游私服,这也成了大杨和李桂莲的荣光。图为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。
服装帝国,39年前从一个1000平方米的半截子厂房出发
39年前,仿佛就在眼前。
那时的农民一年只有半年的粮食吃。亲身体验过穷和苦的李桂莲就想着,什么时候能富起来?
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来。她知道,机会来了。“办服装厂。”这对土生土长在偏僻的、当时的新金县(普兰店)杨树房区的农村人来说不容易。
没走出过大门的李桂莲天生就具有企业家的视野,那时就懂得,人才是关键。她从城里请来大师傅,出题选拔招人。考试题很简单,在2小时内把裁好的面料做成中山服。
村里的广播一喊,来了600多人报名考试。会踩缝纫机的、街头的小裁缝……第一批选上来85人。
“厂还不一定办起来,选拔还这么牛?”说风凉话的不少。
之后又选拔了三批。统一请城里大师傅给大家培训。村里的男女老少300人进班学习。
1979年9月,在村里一个没有窗户框的、占地10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里,李桂莲带领85人白手起家,杨树房服装厂开工啦。
当年的杨树房服装厂
当年的杨树房街景
包括李桂莲在内,谁也没有想到,就为了解决温饱而创立的服装加工厂,一晃,从1000平方米发展成拥有10个工厂、占地200万平方米的服装帝国。高级定制的服装每天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。
没有活儿源,李桂莲出面找国企大连第三服装厂拿些简单的活儿加工。朴实单纯的农民寄希望于从此可能发家致富,积极性很高。因为质量好,大杨的活儿越来越多。
1981年,杨树房服装厂开始承接外贸加工定单。
荣光:十几年前就谋划定制战略抢滩国际市场
1984年,李桂莲第一次走出国门到日本学习,也到中国香港进行学习。
当时,李桂莲清晰地记得,她到日本的青山服装参观,那是日本最好的西装企业,日本人在前面自豪地介绍,她小碎步跟在后面学着,一个震撼接着一个震撼。
那时的她也没想到,39年过去了,她和青山的友谊和合作延续到今天;日本青山服装的老板也没想到,当年那个跟着自己后面讨教的女人,办成了世界上最好服装生产企业,连自己都要到这学习她的先进理念。在这个日本同行的眼中,大杨的工厂是世界最好的。
“现在加工订单不是都转移到东南亚一带了吗?青山服装为什么还不惜花上高人力成本来大连加工?”
仿佛问到她的心坎里,李桂莲笑了,“问题就在这儿,谁都知道东南亚人力成本比中国低,但日本青山却从未间断过和我们的合作。是质量,大杨加工出来的西装放在仓库一年都不会变形,东南亚能做到吗?”李桂莲自豪地告诉记者,大杨做出来西装和意大利做出来的放在一起,没什么差别。
正是几十年坚持不懈地追求高品质,也是不断走出去的开放视野,让大杨一路走到了服装标杆的位置。
回回首,在她的身后,当年国内一起做服装企业的,已没有几个人。有的去做地产、有的去做金融……大杨却不为所动。即便在最低谷的时期。
大浪淘沙,在国内服装市场的一轮轮洗牌中,那些曾经响亮亮的国内服装品牌,还只专注于本行业的,也所剩无几,特别是在大连,李桂莲为自己的坚守,庆幸。
大杨为何这么幸运?是李桂莲的霸气和野心!
大杨的战略,决不是赌来的,是李桂莲,那个几十年前还是农民企业家的她的独具慧眼;是她执着的坚守,熬出来的。“董事长几十年前的讲话,现在还实用。”品牌战略部长智勇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整理李桂莲三十多年前的讲话录音,发现,她的观点、理念,一直延续至今,走出去后的她,在别人追求数量的早期就懂得强调人才和质量。
李桂莲早在10多年前提出,大杨要走高级定制的路线。当时,很少有人看好。但李桂莲不动摇。可是,就在服装产业一片低迷的今天,她闯出一条没人开拓的大路,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手定制好牌,还率先把高新技术植入生产流水线。
大杨集团,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字化生产线
很难想像吧?确实,今天,当你真正置身于一个数字化生产车间、数字化仓储、数字化管理的智能工厂时,才会把高新技术定义给一个服装加工企业。一件件服装,上面标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主人的名字、尺寸;一个个机器人穿梭在车间,智能分类,智能分发……“现在,宁波的服装企业也到我们杨树房来学习。要知道,宁波可是称霸服装领域几十年。”这一点,也让一线的员工们倍感自豪。
责任: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愿带动当年的同行东山再起
坚守初心,如今的大杨成了别人的榜样,企业也放手交给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出身的儿媳胡冬梅管理,住在开发区的李桂莲隔几天就要来杨树房溜达溜达,看看当年一起创业的老员工们。那些当年跟她一起打拼的老部下,在她心中,是亲人的地位。采访中,智勇透露,一位老部下现生活不能自理,李桂莲每年自掏20万元派人照顾。
现在,大杨成了杨树房的标志,能在这里就业,对当地人来说,依旧意味着保障。这样的保障其实在三十年前就是当地人的向往。胡冬梅还记得,当年上学时的书包,就是自己在大杨当女工的表姐用车间里的废面料缝制的。她没想到,背上了那个书包起,就种下了和大杨的缘分;她更没想到,多年以后,自己还成了这个当年养活全家人的集团管理人。
她自豪地告诉记者,现在,大杨建起的那一幢幢职工房,不输市里的校园环境,还引来很多黑龙江、吉林的年轻人来这里扎根。